津市市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建设--让农田“解渴” 为农民解忧
“民有所呼,我必有应。”今年来,津市市积极回应群众所需,把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落实到一个个具体行动上,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及时解决缺水农田水源问题,让农田“解渴”、为农民解忧。
近日,记者走进津市市白衣镇钟灵村6组,只见山脚下一条3000多米长的灌溉渠劈山而过,哗哗的水流通过渠道直奔稻田,给正在抽穗灌浆的晚稻“解渴”。
由于地势较高加之季节性少雨,钟灵村6组近800亩田地水源不足,严重影响水稻生长。今年4月,村民将问题向津市市农业农村局反映后,立即得到了回应。该局迅速派人实地调研,与镇村协调,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整改方案并施工,新修2个机埠,开挖3000多米沟渠,化解了该村的农田灌溉难题。
“今年雨水少,我以为种下的几亩晚稻收成会受影响。没想到正值干旱的时候水渠修通了,水稻长势非常好,已经丰收在望了。”村民尹昌炎压在心里的石头总算是着了地。针对部分地区堰塘年久失修、灌溉渠积淤等现象,津市结合抗旱工作对本地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做了全面的摸底排查,列出了问题清单,排出了工作时间表。截至目前,津市市完成16处机埠建设,新增、恢复农作物灌溉面积1.1万亩;7个镇街完成105口山塘清淤整治,新增蓄水能力17.59万立方米,及时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,为农业生产增质增量提供了保障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